网站首页
网站首页

    深切怀念王修智同志

    作者:夏季亭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0年12月08日点击数:

    按原约定再过两天,我就能和修智同志在学院再见面了,他原计划12月11日来为我院的大学生作一场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。但世事难料,就在济南迎来今年最冷的一天——2010年12月7日,我收到噩耗,修智同志因突发疾病而逝去。顿时,我眼前一片模糊,恍惚中,修智同志仿佛就在我面前,端祥慈容,润润在目。

    作为山东省委原副书记、省政协原副主席,修智同志我早已知晓,他的许多部著作我也早已拜读,对他的为官、为人和为学甚为敬佩。但与修智同志的亲近相识,却是近几年的事。2007年3月,为了考察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状况,修智同志和省政协的领导同志到我院视察,他和蔼可亲的音容、平易近人的作风,再加上他和我同是山师大校友,使我们很快成为忘年之交。他对我院的办学条件、教学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并欣然为我院题辞:民校标兵,高职楷模。“流芳未及歇,遗挂犹在壁”,如今这块题匾依然挂在我院院长办公会议室的墙上,而他却不在了。

    他关心着民办教育的发展,关心着英才学院的发展,他在不同的会议、场合上,多次发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号召,表扬我们山东英才学院的办学成绩,这让我们都大为感动。在2007年我院升本的关键时期,他经常打电话过来了解学院升本工作的进展,并给予支持和指导。2008年,我院升本成功后,他打来电话表示祝贺,亲自参加了我院建校十周年暨本科挂牌仪式,并和黄胜副省长一起为我院升为本科高校揭牌。为了支持我院教育事业的发展,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,他把自己的著作以及收藏的珍贵图书捐献给我院,几年来,他共捐献给我院的图书达2400余册。

    修智同志作为山东省委原主要领导人之一,公务繁忙、诸事费心、闲暇不多,但在有限的时间内,他刻苦研读齐鲁文化,对齐鲁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,著作等身。他是当代研究齐鲁文化的大家,经常在全国各地举行齐鲁文化报告会。早在2007年12月,他就曾来我院做主题为“齐鲁文化与山东人”的报告,他的报告深入浅出、思想深刻,又紧扣时代脉博,发人深思,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。在我印象中,修智同志这场报告会是他“齐鲁文化”系列报告的第一站,其后,在北京大学、临沂师范学院、齐鲁文化大讲堂等都留下了他的精彩报告。

    在他的齐鲁文化报告中,尊师重教是一个重要内容,他是这方面思想的宣传者,更是践行者。他主动担任山东省老教授协会会长,他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,注重发挥老教授、老专家的经验与智慧,他经常讲老教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是我省经济、社会、教育等方面的顶尖人才,是我省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。在他的领导与组织下,老教授、老专家继续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着贡献。2009年,我院举行孔孟圣像落成典礼,修智同志亲临学院。他在讲话中表示,孔子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发起者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“模范教师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及研究专家。他称赞山东英才学院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佼佼者,希望学院以孔孟圣像落成为契机,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、进课堂,为传播传统文化做出贡献。2008年,我院杨文教授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,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第一位国家教学名师。修智同志得悉后,和高校工委的一些领导设宴祝贺并予勉励,让我们深为感动。我院从外地聘请来的一位教授,夫妻两地分居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,又是他出面找到多家单位,向人推荐,最终使教授的爱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。

    修智同志是穷苦人家的孩子,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从一个农村娃走上了领导岗位。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,时刻关心着英才学子的成长。为了鼓励大学生好好学习,从2008年开始,他专门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3万元在我院设立“王修智奖学金”,每年奖励我院一部分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。他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,他勉励学生:“一个人要成功,要成为对国家、对社会有用之才,要做好三件事:一是艰苦奋斗;二是不多事,不占便宜;三是不犯错误。”在得知他逝去消息的时候,我正在召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,我当即提议,大家起立为修智同志默哀,号召大家把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,把人才培养好,以实际工作成绩告慰修智同志。

    修智同志是一位开明的领导者,积极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,他是一位长者,受人尊敬、令人爱戴。在他生前,一直关心着英才学院的发展,而今他不在了,但我一直记得他对我的教诲。我想,告慰他老人家最好的方式,就是不辜负他的期望,继续拼搏,把英才学院建设成让党和政府放心,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民办大学!

    到那一天,我相

    上一条: 机关第四支部召开“创先争优”学习动员会

    下一条: 如何提升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